全息虚拟的医疗 现实与虚拟想结合完成医疗质的飞跃
(来源:湖北日报网)
戴上3D眼镜,仿佛拥有了透视眼,患者病灶投影成像精准地“悬浮”在眼前。手术室里,一支标记笔“穿越”进来,在患部圈点,笔指到哪,手术刀就落到哪。指挥落刀的不是手术室内的 ,而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大医院 。
曾经的科幻场景变成了现实。
“通过全息、立体的呈现方式,将虚拟三维模型融合到真实世界中,虚拟、现实实时交互,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知体验。”世界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三地远程会诊手术的实施者、武汉大唐医院叶哲伟 说。
8月3日,在恩施召开的湖北省骨科年会上,这一技术再度牵引同行视线。目前,在叶哲伟的推动下,仅大唐医院就开展了几十例相关手术。
患者成了“透明人”,病灶一览无余
混合现实技术是继虚拟现实技术、增强现实技术之后,出现的全新数字全息影像技术。在叶哲伟的推动下,其发展步伐铿锵。2017年6月26日,全球首例混合现实技术引导下的髋部骨折手术成功实施;2018年1月8日,全球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三地远程联合会诊手术告捷;同年5月,全球第一本医学混合现实专著《医学混合现实》问世,并获3名院士联名 ;2018年5月25日,《医学混合现实》一书在微软中国总部全球首发;同年7月,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,微软全球总部向全世界介绍了叶哲伟 团队开展的医学混合现实技术。
在大唐医院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这样的场景。
年迈的患者躺在病床上,一旁的叶哲伟和患者家属正戴着3D眼镜,时而“在病床上方比划”,时而窃窃私语。“你看,这个用红色标记出来的就是你父亲被压缩的腰椎……”通过一幅眼镜,患者仿佛变成了“透明人”, 及患者家属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病灶的立体影像。
据介绍,术前, 将患者的CT和核磁共振等的平面二维数据,合成为三维立体全息图像。观看立体影像时, 可任意旋转、放大每一个细节。
“3D全息图像也可以1:1和患者身体进行重叠,类似于观察‘透明人’,这比常见的X光或者CT照片形象、直观很多,让医患沟通变得顺畅。”叶哲伟说。
虽千里之外,却似触手可及
“对,非常好!”虽在千里之外,但叶哲伟仍能精准地判断术中的“毫厘之别”。这是全球首例混合现实技术三地远程会诊手术的一个镜头。
传统的远程会诊手术,依靠视频、语音通话,使上电脑截图、在线传输等十八般武艺,也只能给一些二维信息,三言两语无法详述个体差异复杂的人体立体解剖结构,而混合现实技术的出现则打破这一僵局。据悉,混合现实医疗技术可以将分布于全球的医学资源交织成网,让所有医务工作者通过实时、全息、立体的方式进行“面对面”沟通,可谓“千里之外,贴身指导”。
叶哲伟介绍,混合现实技术具备“包容”“迅速”的秉性。
混合现实技术在打开一个新的数字化视野的同时,并不关闭 原来的真实视野,同时两个视野相互校正,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、精确性。
和3D打印相比,混合现实还“身手矫捷”,获取CT等数据后,仅需5至10分钟观察图像。这对急诊和创伤等时效性很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来说,意义非凡。
尚处治疗辅助阶段,前景可期
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,助推我国在这一领域跻身“第一梯队”,已经实现了从“跟跑”、“并跑”、再到“领跑”的转变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认为,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、临床应用前景无限。
温馨提示:以上就是"全息虚拟的医疗 现实与虚拟想结合完成医疗质的飞跃"的相关介绍,希望对你有用。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朋友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,西安大唐医院特别开设医师在线咨询服务,由专业医师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,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,提供专业治疗方案,并为您的病情保密。如需帮助,您可以点击医师在线咨询。